老电影《女跳水队员》拍摄往事
1963年,我国运动员参加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广东湛江籍女跳水运动员郑观志与黄秀妮表现优异,某电影制片厂便以她们为原型拍摄了《女跳水队员》,影片中将地名改为“湛川市”。
1963年,我国运动员参加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广东湛江籍女跳水运动员郑观志与黄秀妮表现优异,某电影制片厂便以她们为原型拍摄了《女跳水队员》,影片中将地名改为“湛川市”。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找到好友乔羽,希望他写一个反映战争年代“红小鬼”的剧本。乔羽欣然同意,随后前往苏区体验生活,听当年“红小鬼”讲述斗争故事。最终创作出剧本,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李家坳的孩子们组成少年游击队,与白军和反动势力斗争,救出李
1959年,广西的文艺工作者自编自演了山歌剧《歌仙刘三姐》,引发“刘三姐热”。来此采风的词作家乔羽与长影导演苏里看了相关戏剧后,认为题材不错,长春电影制片厂领导也决定将其搬上银幕。乔羽12天写出电影文学剧本,苏里很快编写完分场镜头,随后邀请雷振邦加盟作曲。
拍摄划船戏份时,因小演员们难以将船划到指定位置,摄制组让30岁以下的小伙子喝两口二锅头后下水推船,才完成上船镜头 。拍摄时还有小演员从船上落水,其父母一度不让孩子继续拍摄,经摄制组人员劝说才同意 。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想为孩子们拍一部反映战争年代红小鬼的影片,便找到好友乔羽写剧本。乔羽欣然同意,随后前往苏区体验生活,挖掘创作素材,最终完成剧本,讲述了红军北上后中央苏区一群红孩子的故事。乔羽还为影片创作了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
昨晚在翻阅电视频道时,竟被央视11频道播放的《刘三姐》给拉住了我的脚步,对于我们60后来说,《刘三姐》并不陌生,她是我们少年时代的经典影剧和视觉盛宴。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雷振邦作曲,乔羽